“琦琦,最近工作还顺利吗?在村里工作还好吗?有为老百姓解决难题吗?”
2021年8月底,依稀记得那天天气舒爽,不似往日闷热,我和父母在外公家吃饭。饭前,我陪外公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外公当时尤为仔细地询问我的工作情况,殊不知,那次探望竟成了他进入重症监护室前对我最后的嘱托。
自从回到基层工作,不少亲戚朋友认为我应该留在大城市,亦或表示纪委工作容易得罪人,女孩子安安稳稳才是好。可当外公听到我去灌阳工作的消息后高兴地连说了三个“好”,还叮嘱我要多和群众打交道、为群众办实事。但现在,我只能坐在外公的病床前,望着已经深陷昏迷的他,回忆那些年他对我的殷殷嘱托。
我的外公是一名医生,因为家里穷,外公便自小在李宗仁夫人郭德洁创办“保育院”长大,前半生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后半生行事低调,隐于乡野做一名普通的中医医生。作为一名军医,他曾救过前线战壕里浑身是伤的战友,也杀过罪不可恕的日本鬼子。作为一名基层医生,他是我们当地很多赤脚医生的老师,并用他精湛的医术挽救过无数的老百姓生命。
自我记事起,就亲眼见过外公挽救被毒蛇咬伤的行人、急救游泳溺水的父子等等,有6人之多,而当时外公已经七十多岁的高龄了。因为深受老百姓爱戴,在灵川县城,老百姓见到他出门买菜都亲切地叫他“梁医师”。
小时候,我最快乐的事就是周末去探望外公外婆,去摆弄外公花园里的花花草草。外公每次见到我回来,总是要问我说:“琦琦,最近学习怎么样?要好好学习,学好本事才能帮助老百姓。”彼时,坐在染着红漆大铁门前摆弄花草的我并不懂这些,只觉得外公对我的学习格外上心。
工作后,我逐渐理解这些年外公嘱咐背后的深意,那是外公医者仁心的悲悯情怀,更是对群众、对老百姓炙热的爱。因此,这些年每次我去探望他,他总是要问,工作是否遇到困难,在驻村工作时和老百姓相处是否融洽。外公虽然年事已高,但也总能坚持拄着助步器一步步地走到沙发前坐下,安静地听我讲述,然后一字一句地叮嘱我,而我也会认真思索外公的话。
“你要始终牢记外公这辈子心系老百姓的情怀,为老百姓做事……”当我匆匆从灌阳赶到市人民医院时,继承外公衣钵的母亲在重症监护室门口对我说道:“我年轻时你外公也是这样嘱托我的……”此时,我的母亲已光荣退休,成为了现在老百姓口中的“梁医师”。
如今,昔日往事已落入岁月长河,但外公悬壶济世、心系群众的态度不但深深刻在我和母亲的心里,也流淌在两代人的血液里。外公的嘱托,是他杏林春暖的写照,更是照亮我前行的灯塔。如今我是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也是一名到村任职选调生,记忆中外公的嘱托如同就在耳边,每每回想起来总能激励我在纷乱冗杂的社会环境中坚守为民初心,勇毅前行,用实际行动书写青春的“硬核”担当。(灌阳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