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2022年,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有序高效推进“双高计划”建设,有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展示2022年学校建设改革发展成果,展现师生奋进向前的精神风貌,党委宣传部特推出“2022,奋进的这一年”专栏,宣传展示学校十个二级学院党建引领成效、教育教学成果、技能竞赛风采、学生活动亮点,为奋进新征程凝聚共识、团结力量。
一、开篇
2022年,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马克思主义学院基本上按照计划推进各项工作,基本完成任务。
一是组织马克思主义学院力量顺利完成“双高”建设任务——特色文化育人体系。
二是按计划推进首批新时代广西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和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建设。配合清廉学校建设工作,组织党员参观家风展,开展廉政教育等系列活动。
三是加强教师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牢牢掌握学生意识形态的主动权。
四是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在2022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精彩一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示范课堂”等教学比赛中获一等奖6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2项。
五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名师示范作用,积极培养思政课骨干教师,打造广西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
六是加强教改科研的指导和管理,组织教师申报厅级以上课题13项。
七是协助学校推进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协助各学院完成课程思政建设。鼓励青年教师担任辅导员、班主任工作,服务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团结奋进的马院一家人
二、标志性成果
三、工作情况及成效
(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学院始终将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确立为思政课教学中心工作,多措并举组织师生深学深悟党的二十大精神,高度重视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各门课程教学中,丰盈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之情,激发青年大学生的强国之志,深化青年大学生的报国之行。
学校党委罗显克书记作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讲座
学校李林校长作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讲座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本院教师集中收看党的二十大直播
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结对共建院校开展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师生巡讲研修活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曾令辉教授作党的二十大精神巡讲
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体备课会
(二)党建业务深度融合,铸造样板支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处理好党建和业务的关系,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 一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全体党员牢记领袖嘱托,知难而进,坚持“党务+业务”的实践探索,逐步形成“党建+5”的工作方法,即“党建引领教学,教学比赛做表率;党建引领科研,集体攻坚有突破;党建引领教改,青年党员露头角;党建引领实践,新老携手共探索;党建引领宣讲,理论宣讲展风采”,党建业务的深度融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2021年获评首批新时代广西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2022年入选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学校党委书记罗显克同志上党课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学习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党员收看“党课开讲啦”直播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老党员欧阳明同志讲党课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红色故事分享会
姚高翔同志参加学校首届党务工作者基本功大赛获一等奖
(三)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
学院坚持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主要做了以下工作:党建引领改革创新,增强思政课的思想引领力。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提升思政课的环境塑造力。讲好新时代水电故事,提升思政课教学的话语力。构建基于专业的“223355”实践教学,增加思政课的感性支撑力。参加各级各项宣讲比赛获大奖,彰显马院教师影响力。
贺学婷老师获2022年广西高校思政课教学基本功暨“精彩一课”比赛一等奖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指导2022年全区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获一等奖
2022年广西水利厅“我学我讲新思想”水利青年理论宣讲比赛包揽前三名
郭晶老师参加2022年广西高校建示范课堂设“壮美广西”系列思政课“示范课堂”评选获二等奖
教学团队集体备课现场
大学生讲思政课现场
(四)打造“两主线两途径三模块三融合五基地五网络” 实践教学品牌
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党的理论政策为理论视角,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取向,以职业素质为导向,结合岗位需求,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通过“两主线两途径三模块三融合五基地五网络”,构建具有高职特色、覆盖全院学生的实践育人体系,打造一支专兼结合、院内外兼容的师资队伍,建构特色鲜明、实效性强的高校“三模块”(理论政策传播、红色文化传承、专业文化渲染)、“三融合”(融入课堂、融入活动、融入实训)主题式实践教学模式,建成一门集理论宣讲、参观调研于一体的主题式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推出以团队互助为理念的团体合作实践、打造具有水电行业特色的教育实践活动,形成特色实践育人体系和活动品牌,切实增强我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教师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开展清廉教育主题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师生赴桂林灵渠开展水文化主题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师生在西津水电站开展乡村振兴主题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师生赴桂平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师生在湘江战役纪念馆开展红色记忆主题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师生在大藤峡开展大国水利主题实践
四、展望
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学校的中心工作和学院实际,2023年计划做好党建、教学、科研、宣讲、服务等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党员牢记领袖嘱托,深刻把握“两个确立”、自觉践行“两个维护”,坚持“党务+业务”实践探索,打造“红色文化铸魂育人”党建品牌,完成两个样板支部的建设任务。
(二)为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获得感,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创新: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建设精品课程;通过打磨教学作品,推出比赛佳作;通过名师引领青年,打造一流团队;通过系统总结成果,形成思政品牌。
(三)针对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工作的薄弱环节和瓶颈,采取集中团队力量,突破科研瓶颈;探索主攻研究方向,积累汇聚成果;发挥新老互相学习的传统,推动整体共同进步。
(四)依托专业优势,开展理论研究宣讲。一是发挥专业特长,组建研究宣讲团队,牵头做好教育厅党的二十大师生巡讲团第十三组的巡讲工作。二是组织党员走进企业、深入社区、奔赴乡村,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播党的最新理论。
(五)坚持深入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坚持以生为本,担当育人使命;依托社团活动,强化思想引领;深入学生生活,适时解惑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