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11月17日,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全国电力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我校承办、高等教育出版社协办的“2025年职业教育能源电力类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在南宁成功举办。全国电力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白俊文、我校校长刘存香、党委副书记莫海燕、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吴小玲、中电教协智能电力系统产学研专委会主任委员杨战民出席开幕式。
刘存香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学校始终扎根水利和电力行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推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期望借此次集体备课活动,与各职业院校、行业协会深化协同合作,共同探索能源电力类课程思政创新路径,携手达成共谋育人智慧、共享实践经验、共创丰硕成果的三大目标。
中电联人才工作办公室(全国电力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主任助理孟大博在致辞中强调,要锚定方向、守正创新,精准发力、破解难题,协同共建、共享共赢,加快构建“资源共享、路径共创、人才共育”的全国能源电力职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新格局。
专家报告环节亮点纷呈。我校优秀校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炎高级工程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家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林冬妹教授,大国工匠唐勇正高级工程师分别围绕工匠精神、能源电力类课程思政建设、“西电东送”国家重大工程等内容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实践范例。
在展示交流环节,来自淄博职业技术大学、酒泉职业技术大学、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学校的国家级和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团队的11位教师进行了教学展示和案例分享。林冬妹、唐勇对各团队的课程思政设计、实施路径、育人成效等方面展开深度点评,提出优化建议。
全国电力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白俊文在闭幕总结中指出,课程思政是一项关乎人才培养质量的“铸魂工程”,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主动担当、深耕细作、久久为功。他表示,全国电力行指委将继续搭建高质量的资源共享、经验交流与协同创新平台,为能源电力类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保障。
本次集体备课活动是新时代职业教育领域推进“三全育人”、落实“铸魂工程”的有力举措。活动形式新颖、内容务实、环环相扣,进一步夯实了经验互鉴、路径共探、资源共享的协作基础,为全国能源电力类职业院校深化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了宝贵的“能源样板”与“电力方案”,有力推动能源电力类职业教育在服务国家“双碳”目标和能源安全战略中迈向更高水平,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注入新动能。
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来自全国各地的能源电力职业教育专家、能源电力类专业骨干110人线下参会,线上各专家也齐聚云端,共同探讨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的创新与发展。(郭曼/文 宣传部/图)

学校校长刘存香致欢迎辞

中电联人才工作办公室(全国电力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主任助理孟大博线上致辞

李炎高级工程师作报告

课程思政案例展示现场

全国电力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白俊文在闭幕上作总结讲话